迈向教育“新高地”——覃塘区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纪实
“十三五”期间,新高地覃塘区投入7.89亿元,教育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4所,覃塘九游新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,展优质均建成投入使用2所,衡教新增加学位1760个,育纪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,新高地为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教育
覃塘区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评估验收后,覃塘持续加大投入,展优质均做实教育全链条保障,衡教加强资源全要素供应,育纪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,新高地朝着“优质均衡”目标迈进。教育
优化学校布局 夯实优质均衡基础
“村里的覃塘学校也有寄宿条件了,而且也能提供优质教育,我家孙子赶上好时代了。九游” 覃塘区樟木镇那柳村村民唐华英说,恰逢覃塘区调整中小学布局,整合沙村片区5所小学教育资源,将原九年一贯制学校樟木镇沙村学校改办成一所寄宿制小学,师资配备更加优化,便立刻给孩子报了名。
樟木镇第二中心小学是覃塘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的缩影。
去年以来,覃塘区立足教育实际,补齐布局调整学校办学条件短板,按照合理布局、控制规模、适度建设、分步实施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思路,重点解决城镇学校学位不足、乡村教育资源弱化等问题,扎实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,夯实优质均衡基础。
通过摸排,2022年秋季期,覃塘区共有小学(含区特殊教育学校) 133所、初中16所,高中(含立德高中)4所,校外培训机构71 家。该区结合实际,组织工作专班,深入学生家长及周边群众中,细致耐心解释说明,以“优质均衡”为目标,推进学校撤并工作。目前,已全部完成覃塘街道、蒙公镇、樟木镇、黄练镇等6个教学点撤并任务,撤并教学点学校6所。
县管校聘 激活教师队伍“一池春水”
为了激活教师队伍的“一池春水”,覃塘区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,既注重“增量”,更注重“提质”。近年来,覃塘区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“县管校聘”工作,按照县级统一校长教师管理、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,校级推行教师竞聘上岗的制度,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,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。“覃塘区在全市率先实施这一改革后,打破了教师交流的岗位壁垒,奖优汰劣,能够缓解长期以来教师资源配置不均、交流不畅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,让教师们有压力更有动力。” 覃塘区教育局局长李家杰介绍。
2020年以来,覃塘区先后两次对学校教职工编制进行了调整,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由改革前的4939名增加到5326名。至目前,共化解超编制人员403人,学校超编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,促进了师资合理配备。
去年以来,覃塘区投入专项资金343.2万元为33所中小学校建设156间“同步课堂”教室,利用直播互动、远程培训授课方式开展学科教研活动,加速年轻教师的成才培养,实现全区优秀师资、优质教学资源即时共享,通过名师引领、线上研讨的方式,解决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匮乏不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的问题,实现了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景。
均衡发展 让优质资源不断向乡镇延伸
走进覃塘区黄练镇中心小学,只见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,标准化足球场、篮球场等一应俱全。
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,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,让“镇小”“村小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焕发活力,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。
近年来,覃塘区坚持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,努力改变教育资源“乡村弱、城区挤”现象。至目前,该区累计投入2.586亿元支持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,补齐乡镇寄宿制学校、乡村小规模学校、农村公办园建设等短板,建设总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,积极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,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、有盼头,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辐射,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。
“面向‘优质均衡’的教育发展观,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分数、升学来衡量优质与否,而是要让乡村地区的学生获得多元化学习机会,得到全面发展,这才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衡量标准。”李家杰认为,要在“减轻负担”与“提质增效”上靶向发力,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这也是从“基本均衡”步入“优质均衡”阶段的教育发展观的重要一步。
至目前,覃塘区教育系统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,建成学生劳动基地近400亩,校均达2.5亩,做到“校校有基地”,夯实了劳动教育实践基础。全区共聘请农科专业技术人员、手工艺人、种养能手、非遗传承人等近200人为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,定期到学校开讲烹饪、手工、种养、非遗等特色劳动课。同时,建立学生劳动课程评价体系,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努力培养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切实落实好“五育并举”育人目标。目前,覃塘区课后服务开展覆盖率达100%,惠及当地8500户家庭。
去年3月,覃塘区被认定为广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试点县(区),覃塘高中、东龙初中获评为广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试点学校;同年4月,覃塘区获评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(区)。
从“有学上”到“上好学”,从“建校舍”到“建名校”,从“基本均衡”到“优质均衡”,覃塘区正在以打造教育“新高地”为目标,踔厉奋发,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。
- ·中国人的“吃瓜自由”,底气越来越足
- ·梅龙高铁径南隧道顺利进洞,全标段隧道施工进入冲刺阶段!
- ·推动四级联创 实现提档进位!梅州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
- ·中国地市报年度优秀新闻作品名单公布!梅州日报社11件作品获奖
- ·世界羽联最新排名:中国选手三项排名第一,石宇奇优势明显
- ·梅州2021年7月份水环境质量 “梅指数”出炉~
- ·应征入伍正当时!梅州31名应征女青年今日上站体检
- ·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将少花10元!成品油价年内第三次下降
- ·女子60米栏跑出8秒01!吴艳妮打破全国纪录
- ·再传喜讯!梅龙高铁最长隧道洞门浇筑完成
- ·不见不散!客都文化公益讲堂第48讲《客家筝的传承与发展》周日开讲
- ·车险改革见成效!前7月梅州车均保费同比降405.94元,车均保额同比增72.10%
- ·孕妇楼顶拉横幅称被恶意解雇?淘宝买菜:未辞退,照常发工资
- ·禁毒墙绘“爬”上墙!白马社区残旧墙体“换新装”,让禁毒理念深入居民心
- ·好样的!梅州8家工作站21人上榜国家工信部这份名单
- ·@梅州考生,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免费线上培训8月24日开班!
- ·400多名爱心人士英德健行,为顺境儿童筹款超85万元
- ·纸质袋、纸吸管、可降解打包盒...梅城市民开启无拘无“塑”生活模式!
- ·禁毒墙绘“爬”上墙!白马社区残旧墙体“换新装”,让禁毒理念深入居民心
- ·梅州开展2021年消除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
- ·2024年度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”发布,月背样品、智能光芯片等入选
- ·禁毒墙绘“爬”上墙!白马社区残旧墙体“换新装”,让禁毒理念深入居民心
- ·9月1日起,中国客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有调整,来看→
- ·推动四级联创 实现提档进位!梅州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
- ·佛山机场多条航线恢复!3月30日起可通航14城
- ·梅州1家养殖单位入选!2021年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名单公布